媒体聚焦
在临床实践中创造新技术——记市中心医院“主动脉夹层磁共振快速确定性诊断”新技术
发布日期:2015-04-24 作者:本站编辑 点击:73574
今年4月,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熊敏超负责的“主动脉夹层磁共振快速无创确定性诊断”课题通过了省卫计委重点科研项目评审。该项目为今年地市州获批的唯一一项省卫计委重点项目,由鄂州本土医务工作者申请获批尚属首次。该项新技术源于工作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历经三年,被市中心医院评为2014年度新技术二等奖。这项技术已在临床获得成功实践和有效应用,为我市临床疑诊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快速、无创的确定性诊断,为相关急重症心血管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在保障百姓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脉夹层破裂的凶险
近日,记者在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室见到了熊敏超副主任。
熊敏超告诉记者,主动脉夹层是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而形成,是心血管病中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胸痛向背部或腹部放射,发病又快又急又凶,容易与急性心肌梗塞和肺栓塞等疾病混淆。有关数据表明,主动脉夹层破裂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性极高的急症病之一,它起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相关文献报道发病当天的死亡率为3%,48小时内的死亡率为50%,七天内的死亡率高达70%—80%。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其病情复杂多变,而且这些病人大都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主动脉内膜破裂、高速血流涌入,就如同民间竹工劈竹篾一样,一刀下去直达竹篾底部,分离的主动脉内膜可以从胸部一直撕裂到盆腔。其中原理,因为高血压等基础病的病人主动脉血管壁容易结痂,在高速血流的作用下,这些主动脉血管壁上的痂很可能脱落,疤痕处的血管壁就变得很薄弱,血液可冲破主动脉脆弱的内膜壁进入血管内外膜之间形成所谓的夹层———即主动脉由单腔变为真假双腔。这些进入夹层的血流会导致主动脉许多重要血管分支的闭塞,直接造成脏器的栓塞坏死,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脊髓梗死导致瘫痪等,甚至直接导致病人猝死。因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许多病人没有特别的症状和特异体征,在基层医院的误诊率相当高。即使是市中心医院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经常需要将其与急性心梗和肺栓塞作一个基本区分及判断,以减少误诊,而减少这样误诊就要依赖科学仪器和检查方法。
磁共振仪器前的思考
熊敏超说,磁共振、CT等现代高科技的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诊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主动脉夹层血管破裂的确诊,主要还是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这些高科技的检查设备也有“误事”的时候,这倒不是说这些高科技的设备不先进,是因为有些心血管疾病来得太迅猛,例如主动脉夹层破裂,在短时间里会让病人丧失宝贵的生命。刚接受医生问诊的病人,在送检途中和检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死亡。类如这样的事例,深深地印在熊敏超的脑海里。检查技术的实用性、无创性和快速通过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检查是用心电门控方法采集数据成像的,通俗而言就是像做心电图一样先铺设电极,在检查过程中,病人还要憋气,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往血管里注射造影剂,这样做虽然规范,但技术相对繁杂、耗时。
站在核磁共振设备前,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有没有一种更简便、更快速、无创的磁共振技术来迅速做出准确诊断呢?患者的期望、临床的需求、影像诊断医生的责任感,成了他创新技术的动力源。
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探索
熊敏超知道,准确诊断主动脉血管破裂,一定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探索。核磁共振检查能对病人的主动脉血管作出清晰的影像,但他更明白主动脉夹层血管破裂的死亡率高,一旦发病,等于是在与时间赛跑。
他分析了各种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CT、主动脉造影等。特别是主动脉CT血管成像,这种方法要向病人体内注射大剂量的造影剂,有过敏反应风险,且需要病人憋气。B超检查的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且对操作者技术依赖性高。主动脉血管造影用于诊断目的,现在基本淘汰不做,总体而言,都是检查技术复杂、耗时、副作用多,不是真正的无创技术。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各种检查设备齐全先进,科内医护人员都受过专门专职培训,而且中心医院的心内科、心胸外科和呼吸内科的技术力量雄厚,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也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实践出真知,通过不断观察总结,熊敏超对在磁共振信号采集方式作了重大技术改良。根据磁共振快速成像的原理,他大胆将心电门控改变为脉博门控———这种所谓脉博门控技术就是在磁共振检查时给病人拇指上戴上一个脉博套,通过病人的脉博控制磁共振信号的采集,通过系统的处理最终形成数字影像。2012年7月,一名来自鄂城区的45岁男性患者,突然发生急性胸背部疼痛,逐步向腹部放射延伸,这种急性胸痛,有三种可能,一是急性心肌梗塞,二是主动脉夹层血管破裂,三是肺栓塞,其中主动脉血管破裂最凶险。运用该技术,病人在5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检查,确定了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临床及时为病人确定了治疗方案,挽救了患者生命。
这种技术到底靠不靠谱、图像是否清晰、能不能为临床认可、患者认可?三年来,熊敏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图像进行了筛选比较。他用这种简单、快速的新方法对600多名急性胸病病人作了筛查,并将两种方法形成的影像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新方法做出的图像几乎能完全满足影像诊断需求,图像的清晰度几乎和老式方法完全一样。但他的这种新方法的优势更为突出,不需要注射造影剂,也不需要病人在检查过程中憋气屏住呼吸,也不需要在病人胸前置放很多的电极板,更重要的是速度快,可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
新技术在临床有效应用
这项在常规磁共振大血管成像技术基础上进行革新的新技术,因其极强的临床实用性、操作性、简单快速,得到了湖北省科学情报研究所及省卫生计生委评审专家的肯定,这项研究在国内尚无相同文献报道。历经层层筛选、竞争,该项目入围了2015年度省卫计委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得10万元科研金费资助。总结这项新技术的特点就是病人完全在自由呼吸状态下接收磁共振检查、无需憋气,检查速度快,一般检查时间在7分钟内可以完成,10分钟进行确诊,另外无需造影剂、无射线辐射损伤,是真正的无创检查技术。
2013年10月,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胸前区疼痛,脸色苍白、汗淋、处于虚脱状态,这位病人的症状不适宜做CTA的造影检查。在询问中,熊敏超得知病人有高血压病史,且又没有坚持吃药,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对病人的病因作出准确的诊断。新技术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候作出了快速反应,仅仅5分钟的检查,就确定了病人为主动脉夹层Ⅲ型破裂。病人被迅速送到武汉协和医院,医生为病人在主动脉破裂的血管处安上了支架,堵住了出血。
熊敏超的这项课题研究,成就了一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它是临床实用型技术。一位资深的心血管疾病专家这样评论熊敏超的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检查,对主动脉瘤、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动脉缩窄及马凡氏综合征等主动脉畸形及其他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如主动脉穿通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等)也能显示清楚,是对百姓健康和临床诊断的一种贡献。
熊敏超的这项“脉博门控在主动脉夹层确定性诊断的应用”新技术,是他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厚的临床影像实践中求索的结果,也是市中心医院深厚的医学科学习引进创新氛围的必然结果,也是各临床科室相互团结协作的结果。这次科研成果代表了2014年市中心医院新技术的水平,这项成果已在省卫生计生委临床科研中作为重要课题主项(省卫计委科研课题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技术推广项目及非资助项目等四个等级),该课题为最高级别。现在,熊敏超既要在繁重的临床影像中保证临床诊断需要,还要进一步总结完善相关临床资料。
也许是看多了这么多凶险疾病给病人及家庭带来的巨大创痛,作为医生,他衷心希望人们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应该尊重科学、按时服药,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应该将自己的血压控制在避免风险的范围之内,尽可能降低发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