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隧道术取肿瘤 食管完整不开刀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杨梅主任团队在中南刘静教授的指导下为一名患有食管粘膜下肿物的青年男性患者成功实施首例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又一项省级消化科内镜专业技术在我院得以突破,标志着我院内镜下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病例分享患者洪先生,34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适,遂于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SMT,超声内镜提示病灶起源于固有肌层,建议患者手术治疗。经过患者的深思熟虑和医生的耐心讲解,患者最终选择接受内镜治疗。
按照传统手术方式预行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消化内科ESD组医疗团队在术前按照四级手术对患者进行多学科MDT讨论,讨论一致认为患者病灶近贲门位置,此处血供较丰富,一旦术中大出血,需转外科手术,而外科手术治疗势必会改变患者食管解剖结果,后期可能会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考虑到这点,杨梅主任医师团队与中南刘静教授在术前对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结合患者病灶位置以及超声内镜报告,考虑患者年轻,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未来生活质量,最终决定采用打隧道的方式进行手术,即STER术,这种内镜手术方式导致的出血、穿孔概率比传统ESD术大大降低,能保证患者最大安全。
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经过我们医护共同努力,STER术完整快速切除食管肿物,且食管结构完整。术程顺利,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是应用于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新兴技术。在术前,医生会通过“侦察兵”——超声胃镜的辅助,细致评估肿物的病变起源、病变范围、毗邻关系等。术中,在内镜的指导下,在距肿物5cm处切开黏膜层,随后将内镜深入其中,经过黏膜下层建立一个“临时隧道”,直视下将肿瘤完整切除,同时保留消化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
不同于传统外科手术与内镜下胃肠腔内治疗方式,STER术创新性地借助“临时隧道”的空间,在直视下切除肿瘤的同时,保证了消化道黏膜和器官结构的完整,有效地避免了术后消化道瘘、胸腹腔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STER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效果好、恢复快、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充分体现了“精准微创”的优越性。近年来,STER术的适应症不断拓展,甚至用于治疗一些传统手术难以处理的复杂病例,在应用人群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STER术的成功开展,为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方案,是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深耕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重要成果。